还有1个多月MPAcc考试就可以报名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在纠结报考哪所院校,该如何择校。选择自己的梦想院校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也应该结合影响院校报考难度的因素,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
那哪些因素影响报考难度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计划招生人数
计划招生数一般在目标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里会有,备考MPAcc的同学可以关注目标院校近3-5年招生数据,关注人数变动情况,一般计划招生与实际招生数没有太大的出入,如果有认识目标院院校的学姐学长,可以问问本专业是否有扩招或缩招的情况。
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越多,竞争越激烈,或许也会影响到复试分数线,因此备考MPAcc的同学可以通过度娘搜索或者招生咨询电话收集3-5年内目标院校专业的报考人数,这样大概可以估计今年的报考情况。
实际录取人数
实际录取名单最终会在目标MPAcc院校的官网上公布,同学可以在官网查询到,结合往年的计划招生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可以判断目标院校是否会扩招或缩招。
报录比
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报录比可以反映出目标院校的专业报考的火爆程度。获取报录比的途径:①访问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获取往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进行计算。②向目标院校专业的学长学姐打听,获取信息。
推免人数
推免人数可以通过目标院校招生简章查看,推免人数占统招名额直接决定报考的竞争力度。如果该校的计划招生人数为50,而推免人数为25,再加上报考人数居多,那竞争会更加激烈。
复录比
复录比=录取人数:参加复试人数。复录比越小,那么参加复试的竞争越大。如果复录比是1:1.5,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5人进入复试,有5位同学就要当炮灰。
录取总成绩计算方式
录取总成绩计算方法也可在目标院校官网查询。通过录取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权重越大越重要。如果复试权重大,备考的同学如果初试分数没有很突出,可以在复试最后关头逆袭一次。
备考不易,愿大家都能上岸。希望我们在彼此看不见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我们更高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