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4 年4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等2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
2) 2009年,MPAcc开始面向应届生招生,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25所院校开设。其中也包括我们众所周知的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 2012年,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招生比重,使当年专业学位招生人数达到总量的35%,初试科目调整成为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综合,当时预计到2015年专业型研究生要达到50%的比例,这实际后来也确实做到了。
4) 2016年,报考白热化分数逐年提升,同年取消10月份在职研的考试,实行全国统考,并改为双证模式。从这个阶段开始MPAcc的社会认可度逐步提升,但是短期内非全日制MPAcc还是无法和全日制MPAcc相比较。但未来非全日制MPAcc将是一个大趋势。
5) 2017年,共192所院校开设MPAcc,部分院校进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划线。统一划线的目的一方面让第一志愿报名本院校的学生能够被收录到本院校,另一方面全日制没有录取上考生的可以及时选择非全日制避免落榜。
6) 2018年,据教育部统计北京地区考生报考MPAcc的学生约13000余人位居第二,全国报名MPAcc总人数约8万余人,全国院校共招收约1.2万人。整体的报录比约7:1,相比较普研而言还是难度较大。
7) 2019年,考研新增了57所院校,在本科院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对2020年考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竞争压力仍然还是很大的。
区别 | 会计学 | 全日制MPAcc |
培养模式 | 理论教学为主,学制一般三年 | 实践教学为主,学制一般为两年 |
考试科目 | 政治、英语(一)、数学、专业课 | 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联考 |
录取标准 | 强调教研,初试为主 | 强调应用,复试为主 |
导师制度 | 单导师制度 | 双导师制度 |
毕业证书 | 学历证、学位证 | 学历证、学位证、相关资格证 |
职业认证 | 无相关职业认证 | CPA、ACCA免考政策等 |
培养模式:会计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制一般三年;全日制会计专硕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学制一般是2~2.5年,也有个别院校学制在3年或3年以上。
考试科目:会计学初试考查政治、英语(一)、数学(三)、专业课;全日制会计专硕初试考查英语(二)和管理类综合联考相比会计学较易。
录取标准:会计学强调教研,初试占考试总成绩比重较大;全日制会计专硕强调应用,复试占考试总成绩比重较大,所以MPAcc更重视复试的考察。
导师制度:会计学采用单导师制度;全日制会计专硕采用双导师制度,校内校外各有一位,例如三大国家会计学院的校外导师实力都很强,基本学生的实习和后期工作都是依靠校外导师的关系解决的。
毕业证书:会计学毕业可以获得相应学历证和学位证;全日制会计专硕毕业可在获得相应学历证和学位证的基础上另外获得会计相关资格证书。
职业认证:会计学毕业没有相关职业认证;全日制会计专硕个别院校会有CPA或ACCA以及其他的免考政策。具体参考文章《会计专硕MPAcc必备知识:免考政策》。
3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有什么区别
区别 | 全日制MPAcc | 非全日制MPAcc |
工作经验要求 | 不限 | 部分学校要求有工作经验 |
毕业证书 | 双证全日制证书 | 双证,证书标注非全日制 |
学费 | 8000-40000元/年 | 10000元/年以上 |
报考群体 | 应届生:深造 | 多为在职人群:回校充电 |
奖学金 | 有 | 一般没有 |
住宿 | 提供住宿 | 一般不提供住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