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过半,还有必要考MBA/MPA吗?

文章来源:珊姐的五光十色 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量:1045


2026南大MBA备考交流群

2026南大MBA备考交流群

加入QQ群
2026东大MBA备考交流群

2026东大MBA备考交流群

加入QQ群
2026MBA备考交流群

2026MBA备考交流群

加入QQ群

1.岁月非分水岭,各有千秋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孔子的话,千年后依旧振聋发聩。人生的每一个年龄,都不是绝对的分水岭,而是新的起点。
苏轼在《定风波》里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人生的风雨,从来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年轻时有年轻的锐气,中年有中年的稳重,晚年也有晚年的从容。

    如果说二十岁是播种希望的季节,三十岁是拼搏拓荒的时刻,那么四十岁、五十岁,便是整合经验、再出发的黄金期。与其说“人生过半”,不如说“半山而上,风景正好”。


2.学习的意义,在于永远向上

    MBA/MPA的学习,不仅仅是学历文凭的堆砌,更是认知边界的扩展,是人脉圈层的升级,是自我思维方式的重塑。陶渊明有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但这句话不是用来叹息,而是提醒我们:把握当下,每个阶段都能创造价值。

    有人问:已经四十岁了,还要不要去读MBA/MPA?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心中有热望,就值得。因为学习不是与别人竞速,而是和自己的未来对话。MBA/MPA带来的管理思维、战略眼光和系统知识,恰恰是中年人在事业转型与突破时最需要的。


4.努力不晚,风景依旧在前方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人生过半,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节点”。史蒂夫·乔布斯在四十岁后重返苹果,让濒临破产的公司再度辉煌;姜文四十岁才真正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被大众认可,此后一步步成为电影大家;稻盛和夫在五十多岁时才创办第二家公司京瓷,依旧影响全球商业。

    而在我身边,更是有不少“逆风翻盘”的例子:我有一位朋友,35岁毅然选择考研,身边人都觉得是“折腾”,结果她成功考上了理想院校的研究生,如今在一家外企做项目经理,发展顺利。还有一位,45岁再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他每天早起背英语作文,晚上处理完工作再学习,最终顺利考入MPA,如今在政府部门亦是颇有心得。更令人钦佩的是,50岁依然考研成功的一位大姐,她说:“学习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让我自己的人生依旧发光。”她考上了研究生,儿子也考上了研究生,两人同一所双一流,不同专业,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年轻同学。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分水岭从不在年龄,而在心态。如果你的心依然渴望成长,如果你还想让自己更强大,那么MBA/MPA就不只是一个学位,而是人生“再出发”的燃料。

    所以,别怕人生过半。因为半山腰的风景,往往比山脚更辽阔。而继续学习,正是你眺望更高处的一双翅膀。


📌 总之,年龄不是边界,心态才是。考不考MBA/MPA,不在于你几岁,而在于你是否愿意再一次,给自己一个更辽阔的未来。


——来自微信公众号【珊姐的五光十色】


您可能感兴趣的课程:

MBA资讯热点资讯

预约公开课送豪礼

现在预约赠送网课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