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同学
南京华章2022级学员
东南大学2022级MPA
作为一名毕业16年的中年人来说,从来没想过会和相差十多岁的年轻人坐在一个教室里听课、刷题。
作为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也没想到会有一天跟小朋友在一起讨论英语单词和数学解题方法。
01我究竟想要什么?
习惯了多年忙忙碌碌的工作节奏,每天考虑更多的是业绩、KPI,就算闲暇时间也是想找个没人的地方放空发呆,慢慢地被这种机械的生活所裹挟之后,想得更多的是我究竟想要什么。
在之前的职业生涯里,第一学历的短板给我的影响始终梗在心里,于是我下定决心,在我还有精力去学习的时候去补上它。
02选定方向之后,只管去努力
因为工作关系,我跟东大建立了很深的交集,所以在我决定考研的时候,东大就是我的第一选择,至于选择了MPA而没有选MBA,一方面是因为性格的原因,我倾向更内敛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更加契合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初试的备考过程中,因为数学基础太过于薄弱,在华章老师们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学习袁进老师的课程,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每一条公式每一道例题,我都一点一点地去琢磨,一遍听不懂就听两遍,课程结束之后就把袁老师《22天上岸计划》里的练习完成,遇到自己没法解决的题目,及时寻求助教汪老师的帮助,直到弄懂为止。
英语的备考我倒是没有太刻意地去背单词,前一年失败的经验也告诉我,单纯地背单词作用其实不太大,就像韩健老师说的那样,把单词放进句子里去学习才会真正地掌握。于是,我把近十年真题中阅读理解里的长难句拿出来反复解析研读,以词带句。包括翻译和写作也是一样,英二考点背后的底层逻辑考察的还是思维与理解。
当然,低分飘过了国家线,首先感谢的是运气,如果没有这份幸运,我可能今年仍然无法上岸;其次感激的是身边那么多不离不弃的朋友和华章的老师们,在我最忙乱最无助的时候,给我督促给我鼓励;最后我才想对自己说,谢谢你没放弃。
在复试准备的过程中,我去请教了专门的老师,仔细研读了东南大学MBA和MPA的复试细则,包括英语和政治的复试方式,还有PPT中需要展示的内容。在我理解来看,MBA侧重考察的是考生的商业逻辑和职业发展规划,MPA则是考察考生与课程本身的契合度、以及今后的攻读计划完成等。
也是得益于我本身的工作内容就涵盖了党建与政策研究等方面,所以复试中政治及政策考察还是相对比较轻松地完成,英语考察并没有采取自我介绍的方式,而是更接近雅思口试的题目,更贴近生活、更加口语化。
03生活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最终,我以复试成绩123.68,排名48名成功被东南大学MPA拟录取。
就像跟好友韦老师和危大哥说的那样,备考的过程是我重塑自信的过程,一直以来梗在心里的那块短板被补上之后的自信是更裨益的。
其次,心无旁骛的学习过程会帮助自己更加专注,缓解了很多因为无所事事而导致的焦虑与迷惘。
上岸只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当感受到每一个努力过的夜聚成了光之后,你会享受过聚光的过程,也送给所有在犹豫、在彷徨的中年人们,开始就在当下,我们可以哭,但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