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名MBA学者,齐聚内蒙古腾格里沙漠,3天徒步70公里,逐梦沙鸥!

文章来源:南京华章教育 发布时间:2021.06.23 阅读量:1995


为什么那么多的MBA学者喜欢去那荒无人烟、没有水电等生活设施的地方去呆一个星期,又是什么魅力让他们愿意连续几届去挑战沙漠?那里有什么一直吸引着他们呢?下文来自南京华章周校长写的一次沙10记录。


沙10破吉尼斯世界记录|4000多名MBA,齐聚内蒙古腾格里沙漠,3天徒步70公里,逐梦沙鸥!

写在前面:什么是沙10

第十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于2021年5月2-4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举行,参赛院校121所,参赛人数达4000余人,再破吉尼斯世界记录。比赛中的所有参赛队员须在3日的规定时间内完成100公里、70公里、36公里不同组别的沙漠徒步越野比赛,途中各队将自行进行装备保障补给,完成沙漠宿营扎寨,是对各个团队的体能意志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全面考验。

亚沙赛是一场传播力度大、影响力度广的亚太地区顶级商学院户外赛事,已连续成功举办10届,参与院校100余所,直接参与赛事MBA学生已超过1万人,覆盖50万以上亚太地区商学院MBA群体。

我的沙9和沙10

沙9,是我的第一次亚沙,也是南师大MBA的第一次。11人的敏狮“梦一队”在疫情之年突破种种困难,临时集结出征,顺利完成了亚沙首秀。作为沙9的领队和B队队员,首次挑战沙漠就成功拿下,这给予了我巨大信心,也激发了我冲击沙沙鸥的斗志。当然,首征亚沙的些许经验和备战沙10的过于乐观,还是为沙10的遗憾埋下了伏笔。

/uploads/image/2021/06/23/亚沙5.jpg

沙10,作为A队队员再次出征,目标直指赛事团体最高奖——沙鸥奖。26人的敏狮“梦二队”首次以正赛身份参加亚沙,首次“凑”齐了冲击沙鸥奖的条件(A队至少12人,B队至少6人,C队若干后援支持)。5月1日,大家摩拳擦掌,兵分多路,杀向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经过三天激烈的拼杀(AB队3天70公里,C队3天36公里),全员完赛获得个人奖牌。遗憾的是在最艰难的第二天赛程,距离最后几公里的地方,个别队员因体能和伤病虽已倾其所有拼搏,还是未能在CP点按时打卡,遗憾错失沙鸥奖。总的来说,沙10我们很拼,很团结,也很悲壮。大多数战友在离开阿拉善的路上,都流下了或感动或不甘的眼泪。

/uploads/image/2021/06/23/亚沙1.jpg

沙11还去不去?这是一个纠结的问题。但昂扬给了一个公式般的答案:要不要再去亚沙就和男人戒酒一样,不喝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又多了,明天再也不喝了,第二天一喊又去了。如果有机会,我原意和我的生死兄弟们再战!

沙10归来,不得不说的人和事。

26名队员从全国各地集结在一起,彼此之前还不熟悉,甚至还陌生,一起经历过3天2夜的沙漠徒步,真正印证了那句话:亚沙一次,沙友一生。

他拿命在拼,让我很后怕。

他是沙9 C队的老队员,体能是最大的挑战。在AB队缺选手的情况下,他鼓起勇气应召入队,勇于担当,临时加练。第一个比赛日,就遇到高温和长距离,他出现了中暑现象,面色发红,呼吸急促,心率升高,身体靠两根杖几乎无法支撑,我们几位队员守护在他身边,给他喝水喂药,把水浇在头上进行降温,及时供应补给……中暑的他,咬牙坚持,拿命拼过了第一天所有的关卡,回到营地我得知全队26人全部顺利完赛,那感觉叫一个爽!大家士气高昂!

第二天,天气骤变,降温10度(对于他,我原以为是天赐良机),刮起了6-7级大风。在扬起的风沙下,他需要和AB队的战友完成35公里的挑战,说实在的这个难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打乱了我昨晚制定的战术。第一个CP点原本是3公里,但手表显示5公里才到达,紧接着就是一个7公里的长距离,一开始为了照护个别战友,制定的“快走不慢跑+CP点不停歇”的战术在第二天时间根本不够用,拼到第二个CP点时,距离关门只有5分钟……接下来的6公里和5.5公里,他用尽了自己的全身力气,在体能极限都情况下,靠着小队相互扶持,连着又拼过了两个打卡点,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挺过来的。因为我知道他的体能已经到了极限的极限,到了补给点他直接躺下了,叫他都没有力气回应,表情十分痛苦,靠吃了半瓶速效救心丸勉强缓过来,简单吃了身上所剩无几的补给,他又从地上爬起来,在我的搀扶下艰难挪步,好不容易挪到坡前,他的腿已经无法自主迈步攀登,我改用后推或者手拉的方式都无济于事,他沮丧地定在那里……

他无法面对自己,内心十分难过,我一时也说不出什么鼓励或者安慰的话来,时间大概停住了一分钟。我和他拥抱了一下,拍拍他的肩膀:“我们尽力了,没关系。既然我们无法继续前行,那就索性坐下来,一起欣赏下这壮丽的大漠风景。”两个人并排坐在沙坡上,静静地回头看看一路拼过来的不容易,回想多次幻想夺得沙鸥的兴奋画面,然而我们拼了命地过了三个打卡点,已经打光了所有子弹,内心已无怨无悔。此刻,好几辆收容车在沙丘上盘旋,关切地问:有没有受伤?上车吧,带你们回终点?我们俩都不约而同地谢绝了他们的好意,我们不上车,请给我们两瓶水,我们可以走回去。

在沙漠里,不赶时间的行走,是另外一种煎熬,每一步都像在走万里长征。前方的脚印已经被风沙掩住,需要重新寻找方向,周边安静的可怕,只有那无情的沙风呼呼地刮着,很刺耳。回到南京,想想如此拼命的文杰,让我有些后怕。

汪教练和他的队员们简直“疯”了

出发前,我给汪教练专门发了长长的微信,大意是我们这个队伍角逐沙鸥还有不少困难,比如谁的体能弱,谁的心态不稳,谁的性格如何如何等等,总之是拜托他和我一起作为老队员带队,放弃个人成绩,护送同伴过关。三天比赛完,教练封神了,他带的队员“顺利”(看来名字也很重要,教练叫汪顺利)通过了所有CP点。战队里有始终笑傲沙场的美洋洋、越战越勇的亚玲、带病突破极限的佳佳、提供行进大数据的卫鸣(实践证明这一点很重要)、笑起来有酒窝的蒙面侠冠群、背着补给弯腰行进的徐驰等深受团队的感染,一路咬牙前行,创造了敏狮梦二队一个小奇迹。

军人出身的汪教练像“头狼”一样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把控节奏,时而严厉呵斥掉队的队员,时而告诫话多的同伴闭上嘴巴,甚至不让队员爬坡时推拉;时而温柔地鼓励加油,甚至为同伴喂水喂补给。他坚定的眼神,军令如山的正气, 在行“军”途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带队结果来看,我还需要多向教练学习。

饿了不许吃肉,馋了不许喝酒,渴了不许吃西瓜。

内蒙的羊肉很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的肠胃;组委会对于赛事有禁酒令,比赛期间一律不许饮酒;沙漠西瓜是美味极品,亲身经历过吃多拉肚子的尴尬。为了保证全队的身体健康,不出现腹泻体力不支的情况,我不近人情地一次又一次要求队员:不要吃肉,不要喝酒,不要吃西瓜,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吃预防腹泻的药。结果证明,还是美食的诱惑力大。超哥那一盘垒得很高的羊蹄,很快被瓜分完,吃的那是一个香,我也想尝尝,无奈说出的话收不回来了......万幸的是比赛期间没有队员出现严重腹泻的情况。4号晚上回到银川,步云天的烤全羊就着美酒和大家一直到凌晨。但是,不许吃肉、不许喝酒、不许吃西瓜,已经成了大家调侃的梗儿。

每个战友都是可爱的人

秀贵,腿是租来的,背后为敏狮付出很多;陈队,一个可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人,有他在的地方,肚子可以笑出腹肌;静鑫,是一个无比淡定的队友,娇小的身躯储藏着巨大的能量;陈婧,还是那个在太野追都追不上的陈婧,感冒低烧还能完赛;李杰和陈超,原谅我对你们的大呼小叫,一直压低你们的速度,你们第二天最后的拼杀真的很帅;代飞,沙10收获最大的兄弟,相信你会越来越好;东华,是拿着一高一低两根不同登山杖走完全程的学长,也是一位被越野耽误的文艺青年,赛后感想吸粉无数;张明,拿实力说话的狠角色,训练狠,比赛时更狠;杨勇,沙9的老队友,一直是实力的担当,即将完成100公里渡劫,跻身“超A上神”。彬琴,是我在营区呼叫最多的名字。她作为c队队长,负责整个队伍的后勤保障。不仅自己要完赛,还要组织同学搭帐篷、搬运驼包、领取物资、打饭,对接组委会,忙前忙后,吼来吼去,嗓子都叫哑了,尤其赛后拦住大巴拍集体照时,

你的眼泪让大家动容;邓霏,不仅是气氛组的核心之一,也是本次能够集结26人团队的功臣之一,还不忘记每天早上给大家发预付拉肚子的药;昂扬,一个有故事的人,幽默金句频出,大半夜歌声绕帐篷三圈而不绝;隐藏实力的珊珊,很有爱,很温暖,总是在营区喊叫:谁要打饭?谁要帮忙?明兴总,因为一句“我开过影楼”,而“被”卧倒拍照无数次,最后一天断后守护腿受伤的显华,很暖地提醒:不要太快,你的腿还要不要了。直言快语,似家人般呵护;大长腿美女雪婷,作为最无私的记者随队出征,工作忙碌,挤占休息时间为大家梳理可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点点滴滴。看到她对着大家的视频和照片,一会在傻笑,一会在默默流泪。

沙10留下的经验

作为两次征战的老沙友,总要为后浪写点什么。如果逐梦沙鸥,这六条都很关键:第一条,团结需要利他。怀利他之心,事情会变得出奇顺利,团队氛围第一位;第二条,队伍需要宣传。宣传让更多有实力有激情的同学加入敏狮,扩大亚沙选拔基数;第三条,体能需要训练。训练不仅仅是环湖和马拉松,限时有爬升的越野比赛更有价值;第四条,战术需要经验。一次次亚沙征战的经验积累,寻求组委会和兄弟院校的指导帮助;第五条,装备需要经费。学校支持、赞助商和个人投入,装备尤其是背包、手杖和越野鞋;第六条,康复需要队医。连续高强度的亚沙比赛,专业康复的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这里,感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和MBA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纯悦、柔盐、友邦和诺诗兰等赞助商的大力支持。

沙10赛场上看到的

大壮、高岩、梦宇、李昂、孙健等众多亚沙组委会的,你们的不眠不休和精心准备,成就了这场破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沙漠徒步赛事;在比赛途中,经常可以看到东大为江苏所有队伍精心准备的绿丝带,为江苏亚沙天团自豪;还有,我亲眼看到一位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沙友,一路奔跑,一路捡拾落在沙漠里的空瓶子、补给包装袋等,必须给您一个大大的赞!

最后,亚沙的魅力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力量吸引亚太地区100多所院校、近4000名MBA和EMBA齐聚阿拉善“自虐”?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亚沙的魅力不是简单的一座沙鸥奖杯,是一群社会人来到沙漠变成自然人,在逐梦沙鸥的路上上演的努力拼搏、超越自我、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感人故事,这里面迸发着的一份久违的真情实感。亚沙后,从自然人变回社会人,每一位沙友面对家庭和工作、学习将永远热泪盈眶,努力拼搏,和家人、同事、同学也能永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亚沙的最大魅力不是沙鸥,而是逐梦沙鸥。南师敏狮在传承,在行动。

/uploads/image/2021/06/23/亚沙4.jpg


预约公开课送豪礼

现在预约赠送网课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