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学生反馈,为什么上课的时候听逻辑老师讲课听的懂,但是自己做的时候,却又不知道如何做题了,所谓“一听就会一做就废”【捂脸】,今天华小章就跟各位同学分享一下关于逻辑科目的一些问题及现阶段的解决办法。
问题一:老生常谈的时间节奏问题
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考试节奏把握不准。每年70%的考生管理类联考上线失败,不是因为题目不会,而是因为没安排好时间,答不完题。
解决方案:一定要按时参加模考!刻意训练对于考试时间及节奏的把握,熟悉考试流程减少考试时的紧张感及不必要的失误保证发挥出正常水平。
问题二:不怕不会,就怕审错题白丢分
据统计去年通过联考的考生在3.5万左右,对比22万的备考群体基数,确实有些少了。过不了笔试,达不到国家线的考生除了时间安排不当,答不完题的原因外,阅读时不细致不耐心,读错问题选项,也是另一大丢分原因!
解决方案:逻辑试题常常在设问时“挖坑”,一要认真读题二要提醒自己注意,可以将“除了,求真,求假”这样的问题关键点标注一下
现阶段真题练习时也要注意这点!
问题三:做题思路死板不知变通,其实是知识掌握不牢
解决方案:基础及系统阶段的课程是基础且必要的学习过程务必要听课,多听多练才能熟能生巧。
问题四:阶段性目标不清,复习侧重点不清晰
考试重难点把握不准,学习方法复习侧重点不清晰,阶段学习目标不明确
解决方案:了解考试不同题型分数占比(推理题>削弱加强题>比较题>假设题>解释题>评价题),备考有方向,取舍有标准。
问题五:缺乏反思与总结
学而不思则罔,很多考生会在考前时间不充足的时候陷入“埋头刷题”的复习陷阱。只刷题不反思,复习效果反而会越来越差,做了千百道题,不如精做一道题的道理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
缺乏针对性自我反思与总结,会导致自我认知不明确查缺补漏无目的。
解决方案:避免陷入“一听就会一做就废”的死循环中针对个人薄弱环节进行自我反思做总结突破瓶颈期: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