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MBA备考分享 | 他是运动员,备考期间减重42斤,201分上岸南大,3600字真诚分享

文章来源:南京华章2024级李同学 发布时间:2024.05.10 阅读量:1841


李同学

李同学是南京华章2024级同学,在2024年管理类联考中,以笔试201分的好成绩上岸南京大学MBA,妥妥的一枚“运动员学霸”。运动员职业生涯一览:

跆拳道国家二级运动员,泰州市健美协会副会长,泰州市现役健美运动员,健美国家二级裁判。第26届世界大运会男子跆拳道63kg第五名,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男子60kg级第五名。2011年江苏省优秀大学生跆拳道教练员,2010年江苏省大学生男子跆拳道联赛60kg级亚军。

在此之前,当我坐在华章的教室里聆听上一届的学长、学姐,上上届的学长、学姐,乃至上上上届的学长学姐们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时,我就幻想着哪天我也能有这样的机会,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备考经验呢。那起码说明我考上了,并且方法是对的。

现在事实证明,梦想成真了!

下面,我从备考动机、备考方法与困难,以及备考与健身及娱乐三个方面做分享。


一、备考动机


2011年大学毕业后经省行校招入职于泰州邮储银行,在决定考南大MBA之前我司职大堂经理管理和自助设备管理,负责管理泰州市邮储银行辖内三市三区的53名大堂经理和全行的自助设备管理工作,但工作晋升已经遇到瓶颈,提拔困。此外,家中有一中小型电器企业,规模在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父母已到花甲之年,日渐乏累。

基于以上两点,无论是本职管理工作的充电赋能还是未来分担家里企业经营责任的需要,都促使我决心考研。

当然,与绝大多数同学一样,提高学历,拥有研究生文凭算是第三条强烈动机,它已经植根了13年,这个原因同样很重要,它会使你一直保持进取的决心与战斗的激情。

没有哪一条咸鱼会想继续读研深造。


二、备考方法与困难


其实在2019年我考过一次,不过由于当时父母并不支持我读研加之没啥方法,最后几乎是裸考,权且打酱油去了,结果考了159分,差国家线11分。

所以,个人感觉报个培训班很有必要,不然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2019年那次我买了全科教材,但因为准备时间仓促就剩俩月,只看了英语,并且也只做了英语的题目(因为知道英语分数占比最大),两利相权取其重。做的英语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率还可以沾沾自喜,结果走进考场才发现,压根不是考试题型!全做无用功。有当时的朋友圈截图为证。

报名华章后,只要跟着华章老师的步伐走,大方向就不会错,但一定得跟上。入学华章,会有月考和摸底测试,来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水平,由此有针对性地对各学科进行统筹规划,查漏补缺。一定得重视,一定得参加。

2023年三月月考,我英语80分,数学66分,逻辑40分,一开始是没有写作的,这基本就是我的水平写照了。最后的考研笔试,总成绩201分,英语82分,根据答案预计数学60分。

我高中是数学课代表,数学底子还不错,基本不用担心数学。但是这里想从过来人的角度提醒大家,尤其是数学好的同学要注意,不要花太多时间钻研难题,不要在一些涉及“高次方程”“柯西不等式”“余弦定理”的题目上花费时间,基本不考,就算考到,要相信也一定有别的方法可以做出来;不要在一些涉及“指数函数”“海伦公式”“弦切角”定理的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不是重点,考得很少;不要在一些涉及“余数定理”“多元不等式”“应用题”的难题上钻研太多,虽然考点是重点,但难题的性价比太低。要懂得取舍,适当放弃。考试目的是拿总分,而不是看谁会做难题。

在备考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时间分配问题,为了拿到数学高分,死磕数学,过于占用时间。按理,数学部分应该在一小时至多七十分钟内完成,我却需要花费九十分钟,这直接导致我后面逻辑和写作的时间被压缩,经常是作文只写了一篇就交卷了(我做题的顺序就是试卷排版顺序,先数学再逻辑后写作)。

在整个学习考试过程中,我一直在不断努力尝试调整时间分配,重点是数学的时间分配。不断提高数学的做题效率,到后期时中等难度以下的代数题直接用便捷的方法甚至特值代入;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直接用圆规和直尺画图和测量;数列题将公式烂熟于心,能做各种公式变形……最后数学能做到2分钟完成一题。对于数学难题,挑几个做,每道难题控制在5分钟,超过5分钟直接放弃。通过这样的调整,最后的正式考试,数学是用75分钟完成的。

而2024年管综试卷的逻辑部分非常难,我有一半题目不会做,这个时候需及时调整心态,相信我不会的别人也不会,直接蒙个答案往下过,千万不能因为逻辑的时间延误影响到后面65分的写作拿分。通过策略的调整,在最终的考试中,我顺利完成了整张试卷的作答,这也是我唯一一次把两篇写作做完。

谈及英语,那我可有我的秘籍和绝招了,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考研笔试我英语成绩是82分,南京大学MBA 80分及以上的一共34人,最高分88分。卷面阅读理解全对,完形填空扣3分,也就是客观题总共扣了3分。

我认为,英语学习单词的背诵和默写要占据一半,一定要把单词的地基打牢,一定要有6000+的词汇量。

在2023年2月——7月我把百词斩APP里面的考研单词过了一遍,4月——7月期间背完了华章提供的知米单词,8-12月把百词斩和知米单词2刷、3刷,12月把华章发的张宇老师英语二“词汇分频词典”背完。用百词斩APP测试了一下,12月上考场的时候有9000-10000的词汇量。

这期间我按照婷婷老师(华章英语学科助教老师)规定的复习进度,不折不扣地做完了韩健老师的“考研英语高分一本通”,刚开始做的时候每篇阅读理解均有错的,有时一篇就错好几个。我有个习惯就是用百度词典把文中所有的生词查一遍,把注释写在旁边,每周复习这些生词,日积月累,生词越来越少。

除此以外,我还积极地寻求课外英语阅读。备考期间,每周用抖音刷CHINA DAILY的视频2-3个,反复观看,不懂的单词也用百度词典搜索背下来。

大概从7月份的英语月考开始,阅读理解我开始通读全文,读懂了全文再做题,基本不太使用韩老师的回文定位技巧了(刚开始我是用的,因为词汇量限制,很多句子看不懂,必须用韩健老师的方法)。

7月份的词汇量接近6000,往后随着词汇量继续增加,做题经验日益丰富,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率越来越高,每次考试一张试卷只错2、3题,甚至全对,一张英语卷子看下来,已经几乎没有几个生词。

不得不说的是,毕竟本科毕业12年没有碰英语,短期的高强度学习对英语主观题和写作的提高没有客观题那么明显,因为很多单词会有拼写错误,所以最后的正式考试中,我的主观题失分较多。英语的学习大家要趁早,早早把单词背起来,因为大部分单词是在2刷、3刷的时候才记住的。如果现在是8月份,那我的方法大家就来不及借鉴了。


三、备考与健身及娱乐


首先借用李大钊先生教育其子的一句话“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我算是身体力行。我给自己的安排是以周为循环。每周一到周五,每天学习时间依次是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其中周一到周三基本用来完成华章的周作业和订正每日一练、周练、月考卷等,周四周五以自己深耕为主,尤其会花时间复听老师上传的钉钉课件,朱杰老师和孙勇老师的部分课件我听了有3遍以上。然后周六周日赶到华章上课(我在泰州),这两天不额外安排学习任务。每天的学习均集中在晚上下班之后,白天会抽出琐碎的1个小时看英语,周五晚上挑灯夜战到凌晨2点。

我比较,并不喜欢题海战术。临考前朱杰老师的黄皮书和袁进老师的22天数学上岸计划我都没做完。因为很多题目解题思路是类似的,把各阶段结业考试、月考、周练习以及课堂讲义上的题目吃透,做错的题目能保证再次遇到时不做错,能做到这点数学45分肯定没问题,我说的。

每次月考后,我会给自己放一天假,完全不学习,连英语单词都不背的那种,这一天我会用来看电影,吃垃圾食品,打游戏,给自己彻底放松一下,既要会学习,也要学会适当偷懒,张弛有度。这一天我既不学习也不训练。谈及训练,就不得不提到我备考这一年的变化了。

2023年5月,身高174CM,当时体重180斤(左一)。2023年12月24日获华章男神奖时与韩老师及同学合影,体重下降到145斤(左二)。写这篇分享文章的当下,体重138斤(右一)。

也许有人会抱怨,工作那么忙,还要备考,还要兼顾家庭,哪还有时间健身?这种情况我完全理解,也不驳斥,因为每个人时间可能是有差异,我主要工作还算清闲,对我来说工作的强度也不算大,所以我总有余力每天抽出一小时用来训练。单位里就有健身室,一下班空腹去训练健身效果更好。不要担心低血糖,你没那么脆弱,即使20克血糖全部消耗殆尽,你的肝糖原和肌糖原还能给你输送24小时的糖原,不会低血糖的,只是你在惯自己,只是你在为自己找个不练的借口而已。

在备考期间,我的训练目标并不是减重,这也从来不是我训练的目的,我的目的是为了以更清醒更振奋的精神状态迎接每天晚上的学习。

健身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当你这样尝试过你就知道,体育运动过后再学习是多么的高效率!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动起来吧!

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刊物已经不太能满足我的需要,我经常需要翻阅涉及到运动生理学的外文期刊和文献,这也成为我认真学习英语的重要源动力。


写在最后


以上我的总结和分享,基于重要的两点:华章的每节课你都尽可能认真听了;华章的每次考试你都尽可能参加了。月考和结业测试这种考试,务必不要落下,这是总结学习成效、查漏补缺的重要机会,同时也是对最后国家考试的提前模拟。若此篇分享,能够给大家一点点帮助,一点点启发,会心之处,不觉莞尔。


预约公开课送豪礼

现在预约赠送网课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