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里面有句话: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作为一个职场拼搏12年的员工,一个孩子的母亲,一个没有经历过大学洗礼的师专小姑娘,用19年的努力和自己握手言和,用坚持和汗水最终打动了命运女神,考上MBA。这一路走来对我来说如同长征万里。
原生家庭是我内心深处的痛,我自小成绩优异,在英语老师的启蒙下,很早就树立了要考大连外国语大学的理想。冥冥中命运和我开了个玩笑,随着90年代国企改革,父亲在下岗潮中失去了工作,衣食无忧的家庭瞬间缺少了一半的经济收入,家庭压力陡然加持在母亲一个人身上,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母亲用微薄的收入养活着一家四口,父亲终日一蹶不振,借酒消愁,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抱怨和争吵,我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萎靡和母亲的泪水中度过的,我开始变得孤僻自卑无助。
初中毕业后,为了节省开支,父母自作主张让我读师范专科,因为包分配,为此,我激烈的反抗,哭泣和祈求最终也没能改变父母的决定。就这样,我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和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这件事,成了我心里最为脆弱的伤疤。同时也成了我和父母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五年的师专没能磨平我心中的倔强,回想母亲操劳的半生,我做了大胆的决定,毕业后,我放弃了“铁饭碗”,可能有人会说我叛逆,因为我不想重复母亲的人生,我想走出这个村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2010年,坐了27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一路南下到了苏州,我感受着江南水乡的气息,带着憧憬和希望来到了恒力集团,一扎根就是12年,这些年里,我见证了企业的飞速发展,陈建华董事长说:“什么时代,做什么事,我们要坚持永葆家国情怀,坚守实业报国。”我觉得在这样一个踏踏实实为民做事的企业工作,让我平凡的岗位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固定的人事配置让我没能走的更高,再加上大量985、211名校生的引进,更是给了我巨大的冲击, 12年来,尽管我一直兢兢业业,却远不及这些名校生的起点,我再一次陷入了迷茫和思索,一个个夜晚,我仰望星空,辗转反侧,没上过大学这件事始终在灵魂深处刺痛着我的神经,我决定,我要考研,我要上名校。
由于没有高中的基础学习,整个备考阶段使我倍感吃力。但心中的执念和不服输告诉我,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几百个日日夜夜,学习了2000余节网课,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呈几何倍数增长,有时会莫名的焦虑、不安、甚至哭泣,那是一段至暗的日子,也是一段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当姗姗来迟的录取通知书捧在手里的那一刻,泪水如决堤般夺眶而出,那一刻所有的苦难、不解都烟消云散,我做到了,也释怀了。
约翰肖尔斯在《许愿树》中写道:“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返回那个不幸的童年,我与家人深情相拥;面对日常工作,我也更加坦然相对;望向茁壮成长的孩子,我相信我能成为她的灯塔。
未来的日子,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因为,trouble is a friend。只要勇敢面对,终将会成为过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